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灌溉的基本要求是利用*少量的水取得*的效果。进行合理灌溉,首先要注意选择灌溉时期,具体有以下四种方法:
1.根据土壤湿度决定灌溉时期。判断准确,但不能充分发挥灌溉效益,因为灌溉的真正对象是植物而不是土壤。
2.根据植物水分临界期事先拟定灌溉方案。但因不同年份的气象条件不同、不同地块植物生长不同而常会有所变动。
3.根据灌溉形态指标确定灌溉时期。植物缺水时,幼嫩的茎叶因水分供应不上而发生凋萎,茎颜色转为暗绿或变红,生长速度下降。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灌溉形态指标易观察,缺点是需要经过多次实践才能掌握好。
4.依据灌溉生理指标确定灌溉时期。一般地,我们将叶片长势、细胞液浓度、渗透势和气孔开张度作为灌溉的生理指标。
其次,合理灌溉要有一个量化标准。这可以根据土壤容重、土壤有效水分、萎蔫系数、田间持水量来确定。
土壤有效水分*含量=田间持水量-萎蔫系数
例如:在某地1亩(667平方米)土地耕层厚度20厘米,容重1.15克/立方厘米,萎蔫系数为5%,田间持水量25%。由此可知,该地块的耕层总重量为:
6.67×106×20×1.15=1.5×108(克)=150(吨)每亩灌溉定额为:
150吨×(25%-5%)=30吨通过明确的量化标准,可以使土壤含水量始终保持在植物能正常生长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