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蒲公英??不与百花园中那姹紫嫣红的奇花异卉争芳斗艳,仅以它小小的花朵,在大自然的绿野芳踪之间,默默地奉献着每一个春秋。 蒲公英是花,是草,是菜,又是药,是*有开发前景和广泛应用价值的多功能的园艺、园林植物。 ?、蒲公英的生态习性 蒲公英又名婆婆丁、黄花地丁,在我国华北、东北、华东等地区及日本、朝鲜、蒙古等亚洲国家广有分布,多生长在农村的路旁、田间、山坡、草地、郊野荒地等处。 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清明后展叶,春花期为4~5月,秋花期8~9月。蒲公英的花期因生长所在地的小气候条件不同而有七天左右的差别。每“朵”花开放时间大约七~十天,群体连续开放时间在二十五天左右。 蒲公英具有抗寒、抗干旱、耐瘠薄、耐践踏、抗污染、耐酸碱等极强健的习性,表现出广泛的适应能力,尤其能适应城市的重污染环境。在吉林市无论是工厂区,还是街路两旁,常常可见被行人践踏过的蒲公英,照样绽开出挺拔的黄色小花。在-45℃的气温条件下能安全越冬。 二、蒲公英的引种栽培与改良 蒲公英虽是人们熟知的野生地被植物,然而,做为园艺栽培,国内尚无报导。 某一植物从野生到园艺栽培的过度,也即品种驯化和改良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所需时间的长短相差很大,适应能力也各不相同。现存的园艺品种,有许多是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沧桑才得以形成,如牡丹、芍药、菊花等名贵花卉。也有的需经过几年、十几年、乃至几代人的精心栽培选育,才有一个稳定的新品种形成。而有些园艺品种又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不合适,或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在逐年退化,如郁金香、唐菖蒲、三色堇等。 品种改良的目的,就在于力求以*短的时间,*简化的环节,*少的投入,改变原有品种的某些不理想的生理、生态习性,而出现高品位的新性状。蒲公英的引种人工栽培,正符合这一目标。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急剧膨胀,习性强健的蒲公英也悄无声息地由原来的郊野、荒地,走进了城区,走进了居民的庭院。它无须驯化,便迅速适应了差异颇大的生态环境,而且没有任何退化现象。它一改园艺品种改良长周期、慢效益的弊端,迅速做为一个全新的园艺品种,进入栽培植物的园地中,成为园艺植物中的一支新秀。 生长在干旱地区的蒲公英,叶色常常带有紫晕,叶片多伏地而生,花茎短于10厘米,花径有2~2.5厘米;而生长在湿润肥沃土壤中的蒲公英,叶片大而肥厚,呈鲜嫩的绿色,叶柄呈黄白色,且直立生长,花茎高约20厘米左右,花(序)直径可达5厘米左右,花色艳丽夺目。 蒲公英的繁殖,原为野生自播繁衍,或自然根孽繁殖。蒲公英种子成熟期大约在六月中旬,成熟时间需十五天左右。因瘦果带有绒毛,极易随风飘散,故园艺栽培繁殖,对种子需随熟、随采、随播;人工分根可在四月末??“五?一”节期间进行。 三、蒲公英的应用与综合开发 (一)园艺观赏 蒲公英具有返青早、枯黄晚、习性强健、春秋两季开花等优良特性,又由于它花(朵)丰腴,花色鲜艳,果序绒球轻盈可爱,所以,无论是孤生、群生、还是伴生,都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用蒲公英做缀花草坪,在绿色如菌的草地中,镶嵌上鲜艳夺目的黄色小花,更能显现出绰约风姿。 蒲公英植株低矮,花型整齐,故适于模纹图案式种植,为防止种子成熟后飘散,图案变型,在花谢后立即将残花剪去。 如果将蒲公英与紫花地丁混合种植,缀于草坪之中,由于它们花期相近,花色形成黄与紫的鲜明对比,恰似一片如染如绣的织锦地毯,会给园林增添无限风采。 若植于园林中铺装路面的砖、石缝中,则更是别有韵味。 (二)食用 蒲公英被做为野菜,已有悠久的历史。它含有叶黄素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消食健胃之功效。近年来,蒲公英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城市的菜市场上。因为它不受园艺蔬菜农药和化肥的污染,而成为宝贵的“绿色食品”。 (三)药用 蒲公英全草人药。性寒、味甘苦,功能可清热解毒、散淤、利尿、催乳。对乳腺炎、疗毒等有奇效,二十四小时即可使红肿的乳腺炎症奇迹般的消失,其消炎功效为青霉素等抗菌素类药物所远远不及。此外,对咽炎、扁桃体炎也有明显疗效。 据有关资料报导,蒲公英还具有抗癌、防癌作用,尤其对乳腺癌、肺癌,具有一定疗效。 近年来,日本利用蒲公英开发了系列保健饮料。 随着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园艺的概念在不断补充新的内涵。观赏植物已不仅局限于单纯的观赏,正向具有抗逆性、食用性、保健性、益智性等多元化、多功能的综合效益型发展。蒲公英已表现出这种综合性能的明显优势,成为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广泛应用价值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