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在整个小麦生育期,病虫害防治可分为四个阶段:小麦播种期、返青拔节期、孕穗至扬花期、灌浆期。 一、小麦播种期 1.防治对象。重点是地下害虫、吸浆虫及种传土传病害。 2.防治技术。 主要措施是土壤处理、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用林丹粉进行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尤其是防治吸浆虫有*,但为了保证优质小麦的品质,应控制在吸浆虫严重发生区使用。其它田块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2—3kg,或50%辛硫磷乳油200—300ml拌砂或煤渣25kg,制成毒土于整地前均匀撒于地表。使用未经包衣种子的,用15%三唑酮200g 拌种100kz,可有效预防/j、麦黑穗病、纹枯病、*病等,对小麦全蚀病发生区用蚀敌拌种效果明显。 二、返青拔节期 1.防治对象。小麦纹枯病、吸浆虫、麦蜘蛛。 2.防治技术。每667m用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25g兑水100kz进行喷雾,对防治小麦纹枯病有*。小麦纹枯病的防治宜早不宜迟,*次用药时间掌握在3月上中旬,隔10天再喷一次。喷药要对准小麦茎基部进行。小麦吸浆虫严重发生区,应进行第二次土壤处理,*使用40%甲基异硫磷,每6671n’用150—200ml拌砂25kz,顺麦垄均匀撒施,然后浅锄、浇水。小麦全蚀病发生区,此期还要用蚀敌进行小麦灌根处理。 三、孕穗至扬花期 1.防治对象,;重点是麦蜘蛛,监测小麦*病、绣病、赤霉病。 2.防治技术。用1.8%虫螨克6—8m1加水50kS喷雾,对防治麦红蜘蛛效果显著。小麦*病、锈病是流行性病害。此期小麦*病病株率达15%或病叶率达到5%,小麦条锈病病叶率达到0.5%—1%,叶锈病病叶率达到5%时,均需进行防治。可使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5g兑水50kg,或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g兑水50kS进行防治。 (记者 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