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花大、色艳、株矮、叶全,是秋菊莳养成功的标志。怎样使植株矮化,是栽培管理中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经多年探索实践,总结出秋菊矮化十法,供花卉爱好者参考。 (1)扦插要晚 菊花繁殖通常是用扦插方法,扦插时间的早晚,是秋菊能否矮化的关键之一。为使植株高不盈尺,三叉九顶菊宜在6月份扦插,独本菊则在7-8月扦插。与春季扦插的比较,植株要矮10-20厘米。 (2)插穗要短 以往擂穗一般要有3-4个节,10厘米长。如将插穗改用两个节,一节入土生根,一节露外发芽,既能保证插穗成活,又使插条大为缩短。若用单芽扦插,只要精心养护,节下可以生根,节上可以发芽,矮化效果更佳。 (3)栽植要低 在幼苗上盆时,把根系植于盆的底部,培养土先填1/3或1/2,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再逐步添土。这样比栽在盆上部的,要隐去8-10厘米,而且入土茎干逢节生根,植株生长更旺。 (4)摘心 即摘决植株的生长点或顶梢,既抑制其生长,又促发侧芽。摘心时间,一般从苗高10厘米左右起,到立秋前后3-5日止。摘心次数应按照不同品种的生长习性及栽培所需而定。有的1-2次,有的3-4次,甚至更多。值得注意的是,*后一次摘心的时间不能过迟,否则有可能出现有的不现蕾,有的花蕾不能开放。 (5)针刺 由于针刺能破坏部分输导组织,使植株的生长点受到抑制,因而可以达到矮化的目的。具体方法是,在生长点的叶片下端,用经消毒的缝衣针或大头针,刺入 茎干。其深度,长势一般的刺入中心,长势旺盛的可刺透。通过针刺,不仅可以制约其高度,还可使茎干增粗、叶片增大增厚,以后花开更大色更艳。
(记者 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