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必威betawy
8月19日消息:“我们的城市长得越来越像。街道千篇一律,大片住宅楼一模一样,没有编号甚至都找不到家。”大屏幕上两张并置的照片中,居民区整齐划一的楼房与证券交易所密密麻麻的座位出奇相似,令在座上百名听众尽皆默然。昨天下午,年逾七旬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在上海书展推出的“上海科协大讲坛”上,作了一堂“城市建筑与城市文化”公开课。郑时龄指出,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近30年是中国建筑创作*繁荣的时代,但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也伴随着种种问题的日益凸显。“太多人只关注‘城市化’,却忽略了城市文化!”如何让建筑体现城市的独特文化,展现城市个性,是郑时龄留给课堂内外听众的“思考题”。照搬是缺乏底气的表现“一个城市的建筑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同那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背景相缠结。”郑时龄谈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城镇建筑、规划完全照搬国外,脱离了自身的文化土壤。曾经喜欢去小城市走走看看,如今却兴味索然,因为所有城市都长了一张“大都市”的面孔。各地民俗建筑大片消失,摩天高楼“遍地开花”,“千幢一律,千城一貌,跟自己原来的文脉完全割裂了。”一些地方“山寨版”美国白宫、德国新天鹅堡接二连三竣工。“有开发商说自己完全是按照香榭丽舍大街来造的,怎么出来效果不像呢?周围环境不一样,当然不像了!”郑时龄笑着调侃:“照搬别人,这是缺乏文化底气的表现。”频频改头换面的城市,应该从“像哪里”的思维中跳出来,把准当地“文脉”、找准居民生活方式,做一个*的“自己”。建筑保护切忌弄巧成拙要保留和凸显城市的文化个性,既要建造富有创意的新建筑,也要保护旧建筑。然而,旧建筑的保护、重建实施起来并不轻巧,许多所谓的“维护”倘若只是“表面工程”很容易“弄巧成拙”。郑时龄打趣道:“有的哥特式老建筑背后建起四幢大楼,说是为了保持风格一致,也造了四个尖顶,结果不伦不类,倒像是四个李鬼跟李逵站一块儿,比谁更像。”许多城市古巷被推土机推平后,原地另起仿古一条街,簇新的白墙黑瓦和浓重的油漆味令人啼笑皆非。许多旧城区的改造、维护都成了面子工程,甚至连原址测绘都不做,直接设计改造方案。而上海近几年实施的科学会堂的修缮,由建筑师们多次讨论,找出历史图纸反复比照,得以*程度地恢复原貌,这才是建筑文化保护应有的态度。人塑造城市,城市也塑造人“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奥地利建筑师伊利尓·沙里宁的话,也道出了郑时龄在城市建筑中的寄托。然而,近年来,酷似铜钱的大厦、“福禄寿”三星造型的酒楼等雷人建筑却折射出一些人日趋庸俗化的心态。“看到这样的城市,你就能想象人们追求的是什么!”他指出,上海世博会的“沪上·生态家”专为上海的地理、气候条件量身打造,既节能减排,又体现上海人“屋里厢”生活的温馨和舒适,这才是集中表现健康城市文化的建筑。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从外形到功能,都呈现了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气质和追求。“人塑造城市,城市也塑造人。”灌注了“正能量”的城市建筑,也会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