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陕西雅森上林苑集团董事长--王锦锋中国园林网9月26日消息:在故都西安东南隅的杜陵塬,有一片郁郁葱葱的千亩都市森林,在那里,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拥挤的人群,可以漫步于林荫小道,踏青赏花,可以徜徉于秦砖汉瓦博物馆,聆听历史回声,或游戏,或野炊,或采摘,或健身,或挑战真人CS,或登高远眺。然而谁也不曾料到这样的一片生态文化乐园是一名国营企业的干部带领着几十名下岗职工自发扛着镢头、铁锨,凭着自己的汗水和梦想用十几年的光阴将一片荒凉落寞的遗址筑造成了如今的都市绿肺,建立了雅森上林苑集团。西部大开发 激发创业梦1999年,雅森上林苑集团董事长王锦锋还是西安市雁塔区一家国营企业的管理层干部,他身处的这家企业有2000多名职工,随着企业的改制、重组,不断有员工因“减员增效”而下岗,恰逢那一段时间党中央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刚出台,省上和市上响应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号召,提出了西安市“大绿大水”的建设思路。从小便爱花花草草的王锦锋立刻意识到未来城市需要大面积的绿化,生态环保这一领域不仅前景光明,并且利国利民,百无一害。面对着下岗职工举步艰难的生活窘境,王锦锋从*初给员工出谋划策建立绿化公司,帮助他们卖花,搞苗圃,培育树种,到亲眼目睹着再次创业过程的艰辛,他看在眼里,也急在心里,但他认准了这是一条正道,“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号召鼓动着他内心二次创业的决心。2005年,王锦锋买断工龄,放弃国企职工身份,与几十名下岗职工一起组建了没有任何背景的民营企业—陕西雅森园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与一批被视为“包袱”的下岗职工走上了一条*的探索之路。王锦锋向记者表示,是当年国企改制以及山川秀美的口号,带领着他走向了创业的道路,造就了如今的上林苑,造就了如今的千亩森林。十年如一日 荒原变林海“我这十几年就干了两件事,植树、育人,育人、植树。”雅森集团*王锦锋是这么向记者总结自己十几年创业历程的,然而在这句轻描淡写的后面,是那不懈的坚持和无数的汗水在实现着他们的“绿色”梦想。昔日杜陵塬,黄土裸露,缺少植被,起风之时,黄尘漫天飞扬;周边更是垃圾堆积如山,蚊蝇乱飞,虽然杜陵是一片遗址,但由于当时西安财力紧张,无力对所有文物遗址进行妥善保护,因此这里成了一处无人问津,人人避而远之的死角。王锦锋如今依然清晰地记得初入杜陵塬的情景,“*的主碑横躺在地上,其他小点的石碑只露出个头。我们上来的时候连路都没有,是从泥地里过来的。”王锦锋意识到这里离城只有10多里,虽眼下道路不通,垃圾成堆,一片荒凉,但前景客观,发展前途无量。于是,他与雁塔区有关方面签下了 1000亩的合同,与下岗职工们扛着镢头、铁锨走进了杜陵塬,誓将光秃秃的杜陵塬耕耘成为鸟语花香,绿荫环绕的园区,让杜陵周围满目绿色,不再是荒凉的 “黄土高坡”。王锦锋并没有盲目开始绿色事业,他向杨凌农科院的专家请教,得到建议后便种植速生杨,这种树好成活,见效快,可用于造纸,林业部门当时提倡大量种植。随后他采取集中力量、成片种树的办法,又相继引进了云杉、雪松、樱花、银杏、美国黄松等新特景观树种。就这样一镢头、一镢头,日复一日,这批上陵的拓荒者在日夜交替,春去秋来间见证了200万棵树的茁壮成长,千亩林海,蔚然成风。如今,杜陵周边的小气候得到好转,周围道路修通,垃圾场也搬走了,绿树成荫、美景如画的杜陵俨然成了一处离市不远的世外桃源。王锦锋说,雅森的十多年发展是艰难的、孤独的,也是快乐的、幸福的。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雅森上林苑获得国家3A景区一次性补贴,秦砖汉瓦博物馆也获得建设及运营资金补贴,在政府的主导下,雅森上林苑始终坚持使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民生改善和谐共生。回想起自己一生的经历:文化大革命、学雷锋、恢复高考、自费走读不包分配的西安大学、企业工资效益挂钩、下海经商、万元户、*南巡、减员增效、国企改制、下岗再就业、山川秀美、退耕还林、关于经济带、生态文化建设..目睹和经历着国家大大小小的改革,带来的不仅是国富民强的巨变,更带给了他们60年代人实现自己梦想的机遇,在一次次改革的浪潮中,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创业无止境 实现“中国梦”创业者永无止境。在丝绸之路的新起点上,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王锦锋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 他计划在未来的杜陵万亩森林内,建设一个汇集历代华人民族英雄和*人物的“中国梦园”。 王锦锋解释说,“中国梦园”将以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主题,以中华百家姓氏为单元,以雕塑、碑刻、园艺、数字化等形式,集中展示五千年来为中华复兴做出突出贡献的民族英雄和*人物,园区的核心部分将精心打造成上千块小片区式、限量版百家姓文化园林*,全球各个姓氏的华人都可以在这里寻根问祖,*终集全球华人的力量将“中国梦园”打造成大遗址保护的创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