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中国园林网11月3日消息:采桑湖,位于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是东洞庭湖的万亩内湖。这里曾经碧波万顷,被称为“候鸟天堂”,如今却被当地镇政府以每年370万元的价格出租,沦为一片蟹池藕塘,生态系统遭到破坏。(10月27日中国新闻网)曾经碧波万顷的候鸟天堂,如今成了蟹池藕塘,经济效益不可谓不高,但给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带来的生态破坏可能要远远超出带来的经济收益。对这类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经济行为,应该及时加以制止,但如果不能破除洞庭湖湿地利益困局。只是简单叫停,估计难以从根本上达到保护洞庭湖区生态环境的目的。因为,同样的问题不止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存在,在南洞庭湖乃至西洞庭湖都存在。我们知道,洞庭湖区除了辽阔的水域外,就是十分广阔的湖州湿地,这些湖州湿地一到丰水季节被水淹没,等水浅了一些的时候,就露出了水面。以前,这些湖州湿地都是栽种芦苇,因为芦苇既有耐水性,又能够涵养水源。更重要的是芦苇既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带来生态效益。因为芦苇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到了秋季,芦苇收割之后,湖州上还剩下许多苇叶,地上也会留下一些小草,是候鸟越冬和迁徙的好去处。因此,以往一到秋冬季节,洞庭湖湿地就成了当之无愧的候鸟天堂。由于今年洞庭湖区的造纸厂都不收芦苇了,许多湖州承租户的芦苇销不出去,只得改种其他粮食作物,有的地方开始将多年培植的芦根挖了,开始种植小麦,也有如东洞庭湖一样栽植莲藕的,也有尝试芦笋加工的(沅江市政府就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当然,对于多年培植的芦根,大家其实都舍不得挖掉,许多人在观望,看芦苇还有没有实际的经济价值,如果这一两年内不能有根本性的改变,到时估计整个洞庭湖区都会成为蟹池藕塘了。对于这种利益困局,如果政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从根本上破解利益困局,让广大苇农从芦苇上获得收益,单靠行政强制恐难留住洞庭湖区广袤的芦苇。为了保护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政府管理部门有必要对洞庭湖湿地保护区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如何让芦苇继续产生经济效益,或者直接对苇农给予生态效益补偿,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否则,整个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恐将继续恶化下去,将长远地影响到整个洞庭湖区生态经济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