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中国园林网11月4日消息:“以前河堤上黑灯瞎火,光秃秃、干巴巴的,你看现在绿化得多好。早晚出来散散步,约几个朋友聊聊天,锻炼一下身体,真是惬意啊!”11月1日清晨,正在保康县楚文化广场锻炼身体的光千社区居民邹荣说起这几年来县城建设的巨大变化时,幸福感油然而生。自创建国家生态县以来,该县紧紧围绕“打造都市襄阳后花园,建设绿色襄阳示范区”、“建设生态旅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优先的理念,坚持加快建设与保护生态相统一,精心打造城市生态特色和生态优势。亮化工程美化城市环境。该县先后完成了城区两座大桥、清溪河两岸、城区三个景园、两个广场、三面山体和南关街、光千路、迎宾路、清溪路的1517株行道树等公共设施的亮化,并对县直临街单位162栋楼房和10个房地产开发的高层楼体进行了亮化。今后亮化工作将继续严格坚持新建一栋楼、亮化一栋楼的原则,*终实现县城亮化全覆盖。绿化工程提升生态效益。该县大力实施城市绿化工程,确立了“城中景园提档升级、单位庭院拆墙透绿、街道两旁见空补绿”的工作思路。一方面开展单位庭院绿化,各单位种植20公分以上的树木1000余棵,增加地被3万多平方米;另一方面大力实施公共绿化,种植10公分以上的树木1万多棵,其中20公分以上的1190棵,30公分以上的310棵。共增加地被4万平方米,拓展绿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9.74平方米,城市生态效益得到大幅提升。精细管理美化城市面貌。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将城区划分为5个母网络、91个子网格进行分层、分块管理,实行“四大家”领导包街道,将“门前三包”和“义务劳动日”纳入网格化管理工作内容,并制定了“六有六落实”工作规程,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生态工程夯实环保基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无害化垃圾处理场、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等生态工程建设,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建设情况,推动工程进展。目前,无害化垃圾处理场一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预计年底即可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一期工程日处理污水1万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4%,达到*生态县考核标准。生态宜居县城人民共创,生态文明福祉人民共享。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9.2%,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1.4%,空气、水、噪声环境质量均达到功能区标准,环境保护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