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中国园林网11月13日消息: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我国西部不可多得的生态环境较为优美的一片绿洲。这里森林覆盖率达64.9%,人均林地面积15.4亩,是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绿海明珠”。茫茫林海,再加上优越的光、热、水、土条件,是全国少有的林木速生丰产地区。这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普洱发展大农业,特别是为发展绿色生态特色农业创造了条件。在2014绿色经济遂宁会议上,普洱市绿色经济办副主任冯俞竣讲起了他们的“生态农业经”。和众多城市一样,“十二五”以来,如何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发挥自然生态和资源环境优势,走出一条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又切合普洱实际的发展道路,成为普洱市长期思考和探索的重大问题。“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普洱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天地之造化,更是历代普洱人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宝贵财富。这块宝地,不仅属于普洱、属于云南,也属于全国和全世界。这样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普洱的发展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绝不能走边破坏边恢复的歪路。”冯俞竣表示。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普洱市开始走上了“生态立市、绿色发展”之路。2010年7月,借国家桥头堡调研组到普洱调研之机,正式提出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构想,力求探索一条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2013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成为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后,我们严格按照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要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探索建立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冯俞竣表示。资料显示,目前,普洱建立了16个国家、省、县三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8.7%,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林产业、休闲度假四大绿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培育了茶、咖啡、石斛、罗非鱼等一批安全健康农产品*,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之路。“从普洱的实践来看,我们认为,绿色经济的实施途径是存量经济绿色化改造和增量经济绿色化构建;发展生态农业,应该瞄准‘舌尖上的安全’,发展以清洁生产为核心、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三次产业深度融合的复合型循环经济农业产业体系。”冯俞竣说。冯俞竣还给出了具体的建议。他表示,在农业生产前端,要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禁售禁用毒性强、残留高的农药,精心呵护每一寸耕地,*限度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保证土地产出率。基地建设环节,要全方位开展测土配方,增施有机肥,少施化学肥,大力推广低毒、低残和生物农药,应用生物多样性技术防治病虫害,*限度降低农残。同时推广规模化清洁养殖,对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后返田增肥。目前,普洱市已经对茶叶、咖啡、生物药业等特色生物产业制定了农药化肥规范使用名录,建立了可追溯机制,全面开展了绿色和有机认证工作。农产品加工环节,要落实好节能减排责任制,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率,推广应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水电等清洁能源,限制使用煤炭等化石能源;制定实施清洁生产标准,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减少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鼓励对生产废弃物和余热余压回收再利用,实现资源综合化循环化利用。农业消费环节,要植入绿色文化和绿色消费理念,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规划建设一批集基地、加工、文化、市场、*为一体的特色庄园,延伸产业链,同时避免或减少过渡包装,防止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