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街坊遗址中国园林网11月18日消息:近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春熙路附近的正科甲巷(成都市*人民医院旧址)进行发掘时,发现了唐宋时期街坊遗址,清理出房屋、排水渠(沟)等生活遗迹。据考古工作人员透露,这次考古清理出的生活遗物,对研究唐宋时期的成都城市格局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正科甲巷遗址与江南馆街遗址发现的部分遗迹单位之间存在联系,根据文献记录和考古成果,考古队确认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是个商业区。正科甲巷考古发现房 屋:11座排水渠(沟):12条道 路:2条灰坑:17个灶: 3个水井: 2口出土物:生活器具、玉器、钱币等“红星路广场这片,在千年以前就是商贾云集的繁华地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唐末排水渠“证实”:成都当年规划及管理水平高据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从今年6月开始,考古队就对即将进行基建的市一医院旧址(正科甲巷3号)进行了例行考古发掘,在为期四个月的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共发掘了约800平方米面积,在两宋时期和唐末五代时期的堆积层发现了一段保存完好的唐末排水渠。这段长约19.2米的排水渠处于较为纯净的青灰色淤泥中,西北——东南走向,渠体部分口宽1.64米、底宽1.14米,渠底部无铺砖面,为青灰色夯土硬面。现场领队易立介绍,砖壁在修筑时预留有多个出水口与其他小型暗沟相通,可知其应属于当时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干渠部分。“整个发掘区的地层可分为6层,第3-4层为两宋时期堆积,第5层为唐末五代堆积,第6层为唐代堆积,第6层以下为生土。根据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应该修筑于唐末五代,*后在南宋末、元初废弃。”而水渠旁,则能看到砖铺的街道和水沟以及街坊的布局。无论是2007年发现的大慈寺江南馆街唐代街坊遗址,还是近期在天府广场附近发现的东华门考古遗址(摩诃池),均有唐代排水渠(沟)发现,加之此次考古发现的排水渠,由此可见唐代成都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已经很普遍、很完善。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毅介绍,“此次发现的这些城市下水道、街道、房屋等,呈现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虽然这可能不是*的城市排污排水渠,但也可以看出,成都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具有了较高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商业中心 商贾云集两遗址面貌“体现”:红星路广场区域早已是商圈正科甲巷遗址的年代主要集中于唐末五代至宋元之交,所体现的文化面貌与其东南方向的江南馆街遗址相近,且两个地点发现的部分遗迹单位之间不管是建筑年代、建筑风格还有史料记载都存在联系,对于研究唐宋时期成都的城市格局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遗址出土物以瓷器为主,基本都属于生活日用器具,可辨碗、盘、盏、罐、壶、瓶、炉、盆、盒等,而这些窑口组合并不全是成都本地所制造,它们有邛窑、琉璃厂窑、金凤窑、磁峰窑、湖田窑、龙泉窑、耀州窑、钧窑等。而玉器、钱币也有发现。王毅说,在江南馆街考古发现后,根据文献记录和考古成果,考古队确认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是个商业区,“这表明红星路广场地段在千年以前就是商贾云集的繁华地带。”据了解,由于这片发掘点面积不大,且与江南馆街遗址所体现的文化面貌相近,此次发现的遗址将采取异地保护。王毅透露,这段水渠将进行拆除,未来或将在成都博物馆进行复原,相关出土文物也将在博物馆进行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