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新建成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全景中国园林网11月28日消息:芙蓉溪畔、富乐山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仅有的李杜合祀文物保护及风貌改造提升工程接近尾声。这里,重点保护的古建筑已按“修旧复旧”的原则修缮完毕,新建的治平书院、左绵公馆等传统风格建筑让人眼前一亮。这是绵阳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文物保护工作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物科研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文物银行” 引领文物保护方向6年过去,绵阳文博保护工作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创造的文物保护奇迹,仍被业界津津乐道。2007年,市文物局在绵阳博物馆建成冰箱型保温库房,文物库房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馆藏文物管理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针对我市县级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条件差,馆藏珍贵文物自然损毁严重等实际情况,市文物局率先在全国开创了“文物银行”先河,并在全国*实行全市珍贵文物集中代管制度。将各县市区的珍贵文物集中到市博物馆中心库房代管,代管单位和被代管单位签订协议,被代管单位取得一份“存单”,各县市区需要对文物进行研究、展览时,随时可以凭“存单”提取使用。此举,让全市所有国有馆藏珍贵文物在2008年特大地震中安然无恙,特别是北川的124件珍贵文物幸免于难,这在整个5·12汶川地震灾区是*的,绵阳博物馆首创“文物银行”的理念,受到国家文物局充分肯定,并在我市召开现场会,向全国推广绵阳经验。“文物银行”的价值不断彰显。2010年,一件经过脱水处理的漆木马参加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举办的文物保护科技成果展,引起业界关注。该项目不仅是绵阳文物保护的一个全新突破,也引领了全国出土漆木器文物保护的方向。此后,我市又连续3年开展全省羌族聚集区民族民俗文物征集工作,形成了全省*系统的羌族民俗文物资料体系;还系统征集了绵阳当代*美术书法作品,填补了馆藏空白。创新仍在持续,2014年4月,市文物局与科学城海天实业总公司联合向工信部和国家文物局成功申报“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示范项目”,这一项目的实施,将把作为应用示范单位的绵阳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水平提高到全国乃至国际先进水平。抢抓机遇 文物保护成效明显依法保护*文化遗产,全市不可移动文物管理不断升级。2011年底,历时5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完成,全市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765处。包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84处。其中,新发现4148处,数量居全省前三位。梓潼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旧址还入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抢抓灾后重建特殊机遇,文保单位维修保护力度空前。作为绵阳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全市共有35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11项可移动文物抢救修复、11座博物馆、文管所抢险加固和1个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被列入汶川地震灾后国家规划。此外,绵阳还争取到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保护和“5·12”地震纪念馆建设专项资金5.6亿元,以及澳门援建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建设资金0.9亿元。经过灾后恢复重建,全市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部分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有效抢救保护,全市所有文博单位的办公场所及文物库房得到改造提升,抗击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多个文物保护单位在得到保护的同时,与旅游开发科学对接,形成了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良性循环。提升服务 九家博物馆免费开放2008年汶川地震前,因种种原因,我市博物馆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包括各县市区在内,全市仅有三家博物馆、纪念馆。“5·12”大地震后,通过灾后文物恢复重建,地震中受损的绵阳博物馆和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得以异地重建。此外,安县、三台、平武、盐亭、江油、梓潼等县也新建了博物馆。目前,我市经省文物局登记备案的博物馆、纪念馆数量居全省前列。量变的同时,还有质的变化,各地新建的博物馆全部都按标准配置,全市博物馆体系建设日臻完善。随着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的先后建成开放,我市博物馆门类更加丰富、特色更加鲜明。更令人欣喜的是,全市9家国有博物馆纪念馆都于2011年纳入了国家免费开放行列,每年争取到中央财政免费开放经费900多万元,国有博物馆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博物馆事业步入快速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