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城市张家口重庆榆林株洲天津山南儋州伊春玉树营口遵义泸州漳州上海中卫衢州兴安盟濮阳珠海淄博张掖运城玉林北京亳州镇江鹰潭伊犁
网搜物流当前位置: 必威betawy » 必威体育官方网站登录 » 苗木新闻 » “2014深圳公共雕塑展”开幕 添亮丽人文风景

“2014深圳公共雕塑展”开幕 添亮丽人文风景

   发布日期:2024-12-10 1:28:00  浏览次数:111  来源:深圳商报
余加作品《白草地》。张达利作品《动物乐园》。中国园林网12月22日消息:树根做成的古琴、绳网编织的玩具,碟片铺成的景观……12月19日,15件另类雕塑作品出现在深圳中心公园D区的各个角落,给这片绿色的自然景观加上了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这些雕塑都是“深圳公共雕塑展-2014”的参展作品,从12月19日开始,它们将在这里展出到2015年1月30日,其中部分作品将作为公园景观,*陈列在公园中。在公共性上更进一步作为立足于深圳本土公共空间的艺术尝试,“深圳公共雕塑展”由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主办,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深圳雕塑院)承办。这一展览活动发端于2013年,一年以前,“质变——深圳2013公共雕塑作品展”在市民中心举行。风格多样、尺度巨大的12件雕塑作品骤然出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吸引了大多数人的眼球。主办方认为,虽然2013年的展览非常成功,但也有一些方面值得反思,比如,12件作品都是艺术家原有的创作,只是被集中地放置在公共空间,除了对空间的占有和视觉的冲击,并没有与所处的空间发生太多的关联。这是传统的雕塑创作方式,每件作品自身都在空间中形成一种相对封闭的“结构”,自成系统、完整、独立。本届“深圳公共雕塑展-2014”由艺术评论家孙振华担任策展人,邀请到国内外16位艺术家参与其中。与上届展览相比,本届展览力求在雕塑的公共性上做出进一步的尝试与探讨,有了很多与此前展览不同的特点。“量身定做”艺术品首先*的不同在于,本次展览的作品不同于普通高大上的纪念性雕塑,这个展览中的雕塑大大突破了传统雕塑的概念,它们利用各种材料,各种手段,包括装置与新媒体,创作了一批与公园的景观融为一体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不是被放置在公园里,而是为这个公园“量身定做”的。在创作方式上,本届雕塑展要求参展者立足展览空间进行思考、创作,这使得“深圳公共雕塑展-2014”的作品在对“公共性”的探索上更进了一步,在开始创作以前,策展人和艺术家们多次到展览场地体验环境、相互交流,可以说本次展览的15件作品既是经由每位艺术家独特的风格语言和艺术思考,又是植根于本土文化生态和所处的空间环境而自然生长出来的,是作为公共艺术的一次大胆尝试。这些作品看上去都像是公园景观的一部分,有些甚至成为公园设施的一部分。设计师张达利来到公园考察的时候,发现附近有不少流浪猫,于是他用路边捡拾的树枝在公园的草地上搭建了一个“猫屋”,市民可以定期在这里放置一些食水,废弃的树枝变成了充满人文关怀的猫屋,植物的生命得到了延续。展览的场地选在中心公园,没有了市民中心的热闹繁华,却多了几分开阔、静谧,使得人、空间和作品之间有了更加从容、更加深入“交流”的可能。尤其有趣的是,这是一次互动性很强的展览,很多艺术品都不止于观看,而是鼓励市民亲身体验。比如冯果川的作品“玩的风景”,就在中心公园的步行桥下方设计了一组绳网和钢管连接的装置。大人可以坐上去荡秋千,小孩也可以攀上去玩耍,人们可以用自己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去探索玩法。艺术家期待欢乐的人们同一组绳网形成公园的新风景。韩国艺术家高昇铉的作品《百年之音——福田伽倻琴》,是由本地树干作为琴身,鱼线作为琴弦所制成的乐器。这把伽倻琴有着清澈而优雅的音色,效仿了自然的声音。艺术家鼓励观众去拨动它,并在树干另一头的共鸣箱旁,聆听它的声音。“跨界”关注城市问题在参展艺术家的选择上,本次展览以“跨界”和“本土”作为基本原则。不同于上次以雕塑家为主体的展览,本次雕塑展的16位参展艺术家除雕塑家外还包括了设计师、建筑师、人类学家、新媒体艺术家等不同领域的作者,是一个打破传统雕塑创作边界的参展团队。同时,受邀的16位艺术家除跨越多个领域外又立足本土,他们多是长年生活工作在深圳的人,对城市空间有足够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参展团队中也不乏国际艺术家,包括来自美国、保加利亚、韩国和中国香港的几位艺术家。虽然这些艺术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他们的作品都体现了深圳面临的共同问题。比如美国艺术家马立安和雷胜的作品《演变》用大海、传统蚝业、快餐时代三个层面构造夯土塔里面的“化石”,代表深圳经历的不同时代,艺术家希望通过这个作品让深圳人重新考虑自己与传统的生态文化如何建立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关系。本土艺术家杨光一向关注城市中的电子废弃物,以前他的作品总是以雕塑装置的方式出现,而这一次,他用废弃的碟片创作了一件飘浮在水面上的大地艺术品,这些废弃的碟片在这个公园里成为一件带有夜光效果的景观装置,杨光给这件作品起名为《银河》。邀请市民一起批评艺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在研讨方式上也别具一格。开幕当天举行的研讨会不再选择在严肃的会议室里,而是搬到了人流如织的中心书城大台阶。研讨方式也从单纯地邀请专家进行讨论,变成了从艺术家自述、专家点评,到观众提问和讨论。主办方邀请了批评家鲁虹、杨小彦和冯原,鼓励市民参与研讨,发表意见。展览期间,主办方还发起了全国*艺术批评工作坊,通过网上征集市民参与,邀请市民在参观作品之后,和批评家一起讨论作品,然后选择一件作品进行艺术批评写作,其中*的论文将收入展览画册中。策展人孙振华告诉记者,这样做是为了打破艺术批评的神秘性,鼓励公众对艺术发声。老百姓也可以介入到艺术批评之中,这正是公共艺术兴起的基础。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2014深圳公共雕塑展”开幕 添亮丽人文风景]相关新闻
 
按分类浏览
市场行情 (108) 成功案例 (84)
苗木新闻 (83956) 栽培养护 (33394)
病虫防治 (15069) 企业报道 (11291)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热门品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