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中国园林网12月25日消息:雾霾怎么来?烧煤,烧油,烧秸秆都是产生雾霾的原因,产生的污染就要从能源的利用方式上寻找原因,而能源的粗放利用,背后肯定有体制的原因。制度的风吹向——煤炭制度祸首一、计划发电时间、电价安排不够灵活煤炭在我们国家一次能源中占到了66%,是我们产生雾霾的主要原因。为减少雾霾,应提高煤炭的发电比重,将分散燃烧的煤炭尽可能改为集中燃烧,使用大功率机组。但是由于各地政府经济运行主管部门在发电计划、发电时间上都要求统一安排,导致不管是百万千瓦机组还是小机组,发电分配时间是一样的。而电价呢?计划内的电量按国家定价上网,计划外的电量要低于国家定价上网,计划外的电还比计划内的便宜,这使得高效节能机组的发电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制度祸首二、大项目审批制度过于集中重化工的特点是规模越大,效益越好,环保处理的能力越强,因此要鼓励集中项目,减少小钢铁、小水泥、小化工。但是我们目前的审批制度是规模大的规国家批,规模小的地方批。如果大项目迟迟批不下来,项目上拿不到贷款和地,就只能在地方做小项目,因为市场有这个需求,这导致小项目遍地开花,排污难管。制度的风吹向——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全世界都公认的发展方向,政府也有相关的扶持政策,但是在执行上还是受到了限制。为什么会出现“弃风、弃光、弃水”?还是项目审批制度!制度祸首三、中央和地方项目审批执行不畅通风能、太阳能发电项目按装机规模分级审批,5万千瓦以上由国家能源局批,5万千瓦以下由地方政府批。虽然电源审批权下放了,电网规划和审批权却没有相应下放。在分散审批的情况下,国家无法统一规划送出工程,导致大量风光项目难以并网。制度祸首四、电网企业既是买方又是卖方的日子还要有多久?购电、售电的都是电网企业,缺乏推广分布式光伏的积极性。分布式电站的电力自发自用、多余上网,这将减少电网企业的收入,这是电力体制应该解决的问题。制度祸首五、节能调度方式所谓的节能调度方式,应该是按照可再生能源法,所有的清洁能源应该是*是一调度上网、全额收购,然后再调度百万千瓦机组的清洁能源上网,*后是高污染的。但这种模式现在只有南方电网和部分地区能做到。制度的风吹向——油气领域多使用油气、减少煤炭燃烧也是解决雾霾的一个方法。这里所谓的代际更替是指从煤炭时代到油气时代的更替,每一次能源的代际更替都会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反过来,社会生产力到达一定阶段就应该使用经济优质的清洁能源。可以说,中国的油气全产业链在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没有完成这个更替任务:制度祸首六、油气区块出让仍采用计划分配方式全世界的油气区块出让采用招标,而中国是登记出让,区块“占而不采”的问题十分突出,限制了国内供给。制度祸首七、油气流通领域高度垄断有人认为进口油气的渠道比较固定才是安全,我不知道这是什么逻辑。从当前油气产业整体上来讲,是一个不完全的市场产业链,从区块出让开始,经过流动领域,然后再经过批发零售,在城市还要经过城市的管网,所以油气从区块到油箱,到你的厨房,大部分环节处于少数企业的垄断经营之下。这使得国家定价无法使价格反映和调节供求关系。在全球油气供大于求和价格走低的形势下,国内油气价格并未出现相应幅度的下降,油气供应仍无法满足国内需求的增长需要。制度的风吹向——监管领域当前的监管方式有三种,指标控制、项目审批、价格补贴。1.指标控制。就是要分解各种各样的节能和环保的指标,这里存在分解的指标是否符合各地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制定指标,自己分解,自己下达,然后自己再检测,评估,缺少第三方参与的指标控制方式,要客观、公正、有效,还有待进一步验证。2.项目审批环节内涉及的环境评审、节能审批。这个审批难度非常大,好像还是很严格的样子,但一旦环评和节能评估通过,实际执行情况往往很难掌控,没有人在后期进行监督,所以,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比较突出。3.*后是价格补贴。虽然“谁污染、谁治理、谁付费”是基本原则,但是目前我们还是“谁污染,消费者买单”。我们怎么来解决能源与环保的体制改革问题呢?目前有两个解决思路:首先就是对整个油气行业进行全产业链的市场化改革,还原能源的商品,消费者有选择权。再有就是电力体制要改革,建成多买多卖的电力市场。再说到国企改革一定要和行业结合,因为两个同步改革很容易产生冲突,要统筹考虑。*后,就是项目审批制度,要还原能源作为一般商品的属性,减少审批。*后说到能源的监管方式。过去这种靠项目审批,分解指标,补贴的方式,不一定是*的方式,还是要对一个项目从源头开始到结束进行全方位的监管,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刚才这个题目“只有制度的风才能吹走雾霾”是钟主编给加的,让改革的风吹散雾霾,真的要改革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在改革的问题上,在推动的力度上,在花的时间上是不能节约的。
(作者范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