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中国园林网1月4日消息:“你看我们的村子美不美?”10月12日,当记者来到印江自治县郎溪镇河西村甘川时,入眼处绿色的橘子树点缀在每家每户门前屋后,金黄色的橘子带着秋天收获的气息,一条玉带似的串寨水泥路在村子里穿行。甘川位于印江县城东部,总人口580人,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近年来,甘川积极发展经果林,打造远近闻名的“水果村”。产业带动激活村子发展,全村实施绿化院落、修建花坛等项目,真正是村在林中,人在画中。在村子里经营农家乐的农户杨秀艳告诉记者,“村子越建越漂亮,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和甘川村民一样,享受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好处,还有木黄镇的居民。木黄镇位于梵净山西北麓,是环梵净山旅游公路上的一个旅游重镇。如今的木黄,广场、停车场、公共服务中心、客车站、农贸市场一应俱全,双向四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新栽的绿化树、整齐划一的路灯,木黄的滨江大道让很多人惊叹。“两年时间,每次回木黄都有新的变化。”田鸿告诉记者,她在印江杉树乡工作,父母亲都在木黄生活,每次回家,感受都不一样。甘川和木黄的变化只是整个印江加快推进城镇建设,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城有新区,镇有新街,村有新寨,是印江城镇建设的目标。”该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按照建设“精致、特色、宜居”城镇的总体要求,县城围绕“五城同创”,抓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乡镇推进“五个一”工程完善功能配套,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村寨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为载体,提高群众幸福感。该县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畅通工程、亮化工程、绿化工程,倾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 “三宜”城镇,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听说农业公园建好了,我特意来走走。”2014年10月11日早上9时,记者在印江自治县城市农业公园遇到83岁的陈大爷,在湖南生活了近半年刚回到印江,说起在印江生活的感受,陈大爷说,“印江这几年变化太大了。”城市农业公园只是印江8大公园其中之一,为了丰富印江城市居民业余生活,提高城市品味,印江自治县自2013年相继投入建设8大公园,目前已建成5个,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事迹。“以前从来没想过印江还能有公园,总认为那是大城市才会有的东西。”家住印江县城的居民田鸿告诉记者,印江正在一点一点的改变,变得更加舒适、方便。红绿灯指挥交通、3座人行天桥实现人车分离、15条市政道路拉开城市新构架。“自2011年以来,印江每年拿出5个亿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县住建局局长刘坚强告诉记者,通过县城土地质押实行异地BT等模式,破解了城镇建设资金瓶颈。道路的改造和城市休闲设施的完善,极大改善了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并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闲的场所。三分建,七分管。该县推行“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将县城区分为4个大板块、18个网格。每个大板块设置1个 “城管便民服务岗亭”,每个岗亭管辖3至5个网格,每个网格10至15人不等,实现连片无缝管理。城区主次干道全面实行环卫机械化作业,全天候保洁。城市有序、干净、安全,在2013年“多彩贵州·文明行动”综合考核中,印江在铜仁夺得头筹。只有城不够,“绿”从城中来。走在印江城里,随时可以看到绿荫片片,远山上,工人们正在栽种树苗。印江实施森林屏障工程,用4年时间,投入6213.92万元,在县城及周边可视范围内采取全面绿化、立体绿化、生态绿化等方式实施造林,完成绿化25.83平方公里,全面恢复和改善县城生态环境。目前,印江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5平方米。数据显示,该县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去年,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6.96平方公里,全县城镇人口达16.54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