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杨柳村中国园林网1月6日消息:凡到过江宁的人都有这种感觉,江宁城市化率尽管高达70%,这里却城市是城市的样子,乡村是乡村的扮相:城镇园区布局紧凑,生态乐居,产业集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清洁生产全面实施,打造以“金花村”为特色的美丽乡村,已然从“盆景”升级为“风景”。这一切,都离不开城乡规划的提早布局和贯彻实施。“城乡统筹,规划先行。”江宁规划分局负责人说,规划是空间合理布局、城乡统筹建设的先行军。江宁要建设幸福乐居的生态品质新城,争当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排头兵,规划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对江宁而言,规划的作用不仅于此。对苏南来说,江宁紧凑开发,保留下大片低山丘陵、水村山郭,是“诗画江南”的寻梦之地;对南京来说,江宁三面拱卫主城,是副城发展和生态保育之地;对自身来说,“外江无事,宁静与此”,规划要让江宁守护亘古以来的历史美名。2014是江宁规划的改革元年:事权下放、空间衔接,充分释放了机制调整带来的改革红利。2014同样是江宁规划的开放之年:规划到群众中去,建立村镇规划助理员制度,让规划更加科学、实施更具刚性。如今的江宁,城乡一体、园街联动、城镇宜居、乡村美丽。规划人笃志励行、勇于担当、积极探索,为江宁布局“更美好的明天”。“三个500”划分国土,原生态空间不开发驱车沿沪宁、宁杭、机场高速出南京城,放眼望去,但见江宁星罗棋布的城镇园区,被低缓起伏的山山水水、白墙灰瓦的美丽乡村包围着、烘托着,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在我省,很少有像江宁这样,在产业和城市高质态发展的同时,保留下了江南美丽的田园风貌。这一切,归功于江宁全域国土严格的空间边界划分。“江宁之美,美在山水。全区‘六山三水一平原’,这是苏南现代化过程中*可宝贵的资源。”江宁区规划局局长王德家说,江宁要把美好的山水留下来,把美好的自然形态露出来,保养好绿色山之肺、绿色水之*。为此,江宁全域划分为三个“500平方公里板块”:500平方公里功能园区和新市镇,500平方公里美丽乡村和500平方公里生态涵养不开发区。江宁规划分局和环保局联合编制的《江宁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和城镇空间增长边界规划》,在《南京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确定的江宁区一二级生态红线管控区基础上,将未纳入此“红线”的河湖湿地、重大基础设施廊道、城镇组团生态隔离带、小型山体4种类型、共约198平方公里划入江宁区级生态红线,达到500多平方公里,由此倒逼建设空间高效集约发展,农业空间净化有序发展,生态空间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红线是生态功能保护的基线、环境质量安全的底线、自然保护的上线。”江宁区领导说,江宁生态红线区比原来高出近十个百分点,划定77条生态红线,12块水源涵养、公益林、地质公园安居其中,开发不能“逾雷池一步”,等于为南京城养了个大一号的“绿肺”。江宁靠近主城,土地开发价值大,而为了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长江江苏*洲——新济洲”封岛10多年,如今这里浓荫遮日,江涛阵阵,鸟语花香,俨然人间仙境。如果开发成为别墅区,价值岂止千亿?但江宁人花巨资,下功夫将岛内5家化工、铸造企业和21家砂石码头船厂及居民整体搬迁。临此地、观此景,不得不叹服江宁人的匠心独运。在地铁3号线终点站,上秦淮湿地公园正规划建设,公园依托阳山河、云台山河,面积相当于6个玄武湖大,届时,南京市民可以乘地铁前去一览湿地风采。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芳草连天2014年10月在南京举行的全国休闲农业经验交流会上,江宁区黄龙岘村、大塘金村分别被授牌“2014年中国*美休闲乡村奖”和“2014年中国美丽田园奖”。在此之前,横溪街道石塘村和麒麟街道锁石村被授予“全国*美村镇”典范奖和宜居奖,谷里周村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一个区有5个村获评“*”奖项,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说,这体现了江宁乡村旅游的创新路径和整体实力。“金花“绽放,还需“绿叶”扶持。江宁竞相绽放的十几朵大小“金花”,就坐落在500平方公里美丽乡村示范区内。江宁规划分局负责人介绍说,美丽乡村分为西、中、东三片:美丽乡村西部旅游线定位“乡村,让江宁更美好”,旅游廊道(星光路、云水路)及沿线特色示范村已建成并对外开放;中部美丽乡村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总体定位为大都市近郊水乡田园型示范区,形象定位为“千年湖熟、水乡秦淮”;东部突出汤山的温泉及石文化特色,形象定位为“乡村,让旅游更精彩”。山水再好,也需资本点化;山村质朴,还需梳洗打扮。为此江宁现有的千余个自然村,从景观风貌、环境卫生、配套设施、彰显文化四方面入手,把美丽乡村建设分为一般整治村、重点整治村、示范村和特色示范村,创建了层次化、递进式、开放式的美丽乡村江宁培育模式。本着“无规划、不设计,无设计、不实施”的原则,在各个村实施建设前均编制了村庄规划设计,按照《江宁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导则》,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将污水治理内容列为村庄环境整治内容的首要问题,注重乡土材料和施工方案的运用。挖掘与保护历史遗迹,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强化乡土材料、乡土工法和乡土植被,避免城市化景观的入侵,增强乡村的独特魅力。如果说,江宁美丽乡村是一片芳草连天的大草原,特色示范村就是这片大草原上的“美丽金花”。从“千村整治”到“百村示范”,乡村旅游金花村改善了农村环境,改变了生产方式,致富了乡土中国,让闭塞的乡村重现活力,带来村美人富——农民纷纷回乡创业,城里人蜂拥而来,农家乐经营户户均月收入约4万元,一些农家乐旅馆需要提前半个月预定。机制调整活力迸发,规划成果“丰收之年”2014年是江宁规划的“丰收之年”。江宁规划分局结合江宁城市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形成了东山周边地区城市设计、青龙山郊野公园启动区规划,完成上秦淮湿地公园规划,加快构建城市核心景观体系。在专项规划中,积极推进省道126、双龙大道南段、将军大道等干道的升级改造工程,做好开发区、高新园范围内老工业地块“腾笼换凤”、“优二进三”以及滨江、空港、汤山三大园区的产城融合发展规划,开展《江宁中部地区现代有轨电车发展规划研究》、《江宁区现代有轨电车规划》,打造“一体化”轨道交通出行链。“南京深化规划机制调整后,江宁规划对上衔接更密切;对下,服务接地气。”江宁规划分局负责人认为,规划体制改革打破了体制障碍,释放了基层活力,带来了规划成果的“大丰收”。体制改革后,除市委、市政府明确指定由市规划局直接负责的项目,绝大部分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及批后管理工作下移到江宁,基本做到“审批不出区”。而通过市局政务系统、各种行政业务例会,局机关和分局之间的联系得到了显著增强,对分局的指导更给力、更明确,市区的各种信息资讯得到快速准确的传递和互通,为提高江宁规划工作的前瞻性、快捷性提供了便利条件。比如,江宁青龙山、牛首山、云台山的绿色廊道保护规划,本身就在南京的“楔型绿地”里,跨江宁溧水的空港经济区规划、跨江宁、句容的边界规划,也在南京总规和市局的协调下得以完善。规划在对上承权的同时,进一步对下放权。区规划局创新服务载体,采取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对口服务制,加强了麒麟科创园、东山国际企业研发园、上坊组团3个片区的产业和空间的整合优化,一线服务紫金特区首期启动区,自建及科研项目审批不出园区。开门规划、向公众开放,是规划决策的应有之义,保障了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江宁开展“我的村庄我做主”活动,到美丽乡村示范村、特色村召开规划研讨现场会10场,邀请当地村民群众80余人次与设计师面对面地沟通,切实增强村庄规划的可实施性和群众满意度。与此同时,为保障规划实施在基层不走样,全区建立了村镇助理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