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中国园林网1月12日消息:1月6日出版的《福建日报》刊登文章《“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在福建保护文化遗产纪事》。从1985年6月到2002年10月,*在福建工作期间,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极为重视。他不仅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思想和观点,并且推动了一系列保护文化遗产的开创性实践,为延续福建文化的“根”与“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给福建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1月6日,新华网) 文化遗产是文明在沧海桑田中积淀的宝贵财富。从古城遗址到长城遗址,从特色城市建筑到特色民居,从特色人物遗址到特色活动遗址,从历史文化遗产中,我们可以窥见文明发展中的痕迹,学习古代积淀出来的经验,为现代文明建设传承古代的"文化"精髓。 守住文化遗产,就是守住我们的历史和根系。人之所以能够在漫长的历史进化中优胜劣汰,成为地球的事实“主宰者”,乃是因为我们具有智慧;各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在竞争与合作中凸显特色,乃是因为各有不同的发展轨迹;我们的民族之所以能够于悠悠岁月中不曾断续,文明不曾断层,乃是因为不断地“承前启后”。“承前”,就是继承前人的硕果,包括思想文化硕果和建筑文化特色;“启后”,就是开启新的模式,包括文明创建和文化创新。 近年来,政府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做的努力显而易见。高层重视,屡屡走来的遗产保护的“硕果”,不仅仅体现在“申遗”上,更体现在对于社会的方向性指引。而对于地方遗产保护硕果的全国推广与全国传播,更是摆明了国家态度:我们愿做一个有根的民族,愿意在保留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供后人学习与怀念的同时,更愿意在传承与创新中走的更远。从舆论、政策到法治,国家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可谓是起到了主体、宣传和推动作用。 但是,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光靠国家的力量还远远不够。浩大个中国,文化遗产散落各地,星星点点,政府未必都能发掘;政府发现了,但是受财力、政策与居民意愿限制,未必能更好的保护;政府保护了,但是在社会环境下,若居民无心的举动对文化遗产造成伤害,也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儿。 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美国这个历史虽短但是文化遗产保护却相当有效地国家保护模式值得借鉴。美国除了国家作为主体,出台相应的保护法规、奖励政策等,更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和居民参与,让文化保护成为利国、利民、利就业的长久之法,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及其代表的文化,更让保护主体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支撑,让居民成为遗产保护的"发掘者"和"践行者"。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仅应该成为知识分子的追求,更应该成为"遗产保护"的一种国家常态。我们欣慰于国家在遗产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这些努力体现了我们国家对于“根”文化和民族之“魂”的关注和重视;我们更希望,在遗产保护上,能够通过国家的号召和宣传,让企业、居民等各方主体积极参与进来,遗产保护,不止是“国事儿”,更是咱们的“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