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城市昭通株洲亳州鹰潭延边珠海遵义玉树重庆山南北京宜昌淄博上海泸州衢州营口伊春中卫镇江漳州玉林伊犁张掖濮阳天津儋州兴安盟
网搜物流当前位置: 必威betawy » 必威体育官方网站登录 » 栽培养护 » 香菇地栽的主要生产技术

香菇地栽的主要生产技术

   发布日期:2024-12-10 0:09:00  浏览次数:168  来源:互联网
    香菇又名冬菇,具有独特的浓郁香气,肉质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它含有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30多种酶、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被称为"菜中*"。此外,香菇还含有抑制肿瘤的香菇多糖、降血压和降胆固醇的腺嘌呤衍生物、抗病毒的干扰素诱导剂,是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    香菇生产主要指人工栽培,栽培方法有很多种,但多数栽培方法都有成本高、技术难掌握的缺点。本人经多年的实践总结出生产成本低、技术易掌握,适合北方应用的香菇地栽生产技术。    1、选地与作畦    ⑴栽培场地应选择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土壤未受污染、周围300米无各种污染源、东西依山、光照较短、昼夜温差大的有山垄田。水源*是山泉水或水库存水,地势需较平坦且排灌方便,交通便利。⑵常遭冰雹袭击,易遭洪水淹没的田块不选做菇场。⑶东西走向作畦,可偏南或偏北,地势较高的地块或坡地应做低畦,地势低洼的地块应做平畦或高畦。    2、菌袋制作    ⑴品种选择。选用适合北方气候特点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尤其是抗高温的品种。如香66、武香1号、C26、Cr04、L937、C867等。    ⑵栽培季节。为确保6-9月正常出菇,当年11月下旬-次年3月制袋为宜。    ⑶栽培基质。主要选料*用杂木木屑,不能有霉变或混有机油,粗细各半。在培养料中加入一定数量的麸皮、米糠、玉米面、豆粉等新鲜辅料。配方1:阔叶树(干)木屑79%、麦麸15.56%、玉米粉1%、米皮糠2%、蔗糖0.8%、石膏粉1.6%、磷酸二氢钾0.02%、硫酸镁0.02%。    配方2:阔叶树(干)木屑50%、棉籽壳30%、麦麸8%、蔗糖10%、石膏粉1%、活性炭0.15%、草木灰0.4%、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15%、过磷酸钙0.15%。    ⑷装袋。按选定的配方将培养料拌均匀,含水量60%,装袋机装料通常2-3人轮换操作,一人装料,一人装袋,操作时一人将筒袋套入出料口,进料时一手用力顶住袋底,慢慢地使其往后推,直至一个菌袋装满,然后将袋口用细绳扎紧。    3、灭菌与接种    ⑴灭菌。家常100℃灭菌10-12小时。⑵接种。接种环境要求清洁、干燥。并进行消毒处理,料温冷却到28℃以下后,放入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放入适量的消*剂,密闭熏蒸0.5小时后接种,每袋栽培种接种20-30袋栽培袋。    4、菌丝培养    ⑴培养室。应经常消毒,要求清洁、干燥、通风、遮光。⑵培养方法。接种面朝上,采用"井"字形叠放。⑶培养管理。发菌室温度要求22-25℃,空气相对湿度65%-70%,用草帘遮光,使发菌室基本黑暗。适时开窗门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发菌室空气新鲜,接种后期结合翻堆检查1次,及时清除不良菌袋。⑷拆胶排气。15-20天后,菌丝在袋内蔓延范围已达到直径8-10厘米时,可将贴在接种口上的胶布或胶带拆开一角以免菌袋中氧气不足,影响下阶段菌丝继续生长。⑸菌袋质量标准。正常情况下,菌袋接种50-60天时,菌丝基本可长满袋,继续培养菌丝逐渐加浓,局部地方还会形成白点状的菌膜,接着基质表面开始发皱收缩,并分泌出浅黄色的液体。此时菌袋基本成熟,可以移到菇棚进行转色覆土等下一步管理工作。    5、脱袋转色覆土    ⑴脱袋。覆土地栽香菇在菌袋培养90-110天后可进行脱袋。用锋利的刀片划割菌袋,先剥去菌袋两端,再将菌袋剥离随即平排于畦面。    ⑵菇畦消毒。菇畦清理干净后,按每千袋畦面用6千克漂*或50千克石灰水喷洒,2-3天后再用2千克左右硫酸铜喷洒于畦面,盖好薄膜,消毒3天,然后揭膜,畦面铺盖2厘米细沙,用1瓶辛硫磷、2.5千克甲醛对水70千克洒于畦面,再盖膜3天,将膜揭开后再用0.5千克高锰酸钾对水70千克洒于畦面,然后洒上一层石灰水后即可排筒。    ⑶转色。菌袋排于畦面后及时盖薄膜,做到边脱袋边排筒,边盖膜,盖膜3天后,第4天必须全部揭开薄膜,此时发现杂菌要及时清理,清理后撒上石灰粉覆盖薄膜,第5天早晚    各加强通风1次,并用干净的水冲洗菌筒。以后保持转色期适温为18-22℃,完成转色成熟需20-30天。    ⑷菌筒覆土。覆盖菌筒的泥土需选用表土,30厘米以下的沙质土在烈日下暴晒2天,不过筛,去碎石杂物,拌入10%的石灰粉或火烧土,草木灰,待菌筒80-90%转色,停止浇水4-5天,填入调好的覆盖土稍加压实,直至菌筒面覆盖3厘米,使菌筒全部覆盖住,白天不盖膜,晚间盖膜,浇水次数增加,无论晴天还是阴天都要浇。田间畦沟内引灌入流动的小溪水或山泉水、水库水,*每天换1次,此时雨天盖膜,晴天不盖膜。    6、出菇管理    ⑴催菇。菌筒经过转色期的浇水管理后,停止浇水4-5天,然后采用干湿交替的方法进行催菇,或把水高高浇下落到菌筒面上2-3次,即可产生大量的小菇。为保护菌筒,促进多产优质菇,必须疏去多余的菇蕾。    ⑵前期管理。覆土地栽香菇大都采用反季节栽培,填补夏季鲜菇市场需求,脱袋后发生的第1批菇一般在5-6月上旬,此期气温由低向高,夜间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且是雨季,湿度大,对子实体分化有利。由于气温逐渐升高,应加强通风,把薄膜挂高,不让雨水淋菌筒,当第1批香菇采收结束之后,放去畦沟水,并停止浇水,降低菇床湿度,让菌丝恢复生长,积累养分,待采菇凹陷处的菌丝已恢复长白,可灌畦沟水并加强浇水刺激下一批子实体的迅速形成。    ⑶中期管理。这期间为5月下旬-7月下旬,为全年气温*的季节,出菇较少,覆土地栽香菇均靠自然气温生长,结合人为调控。中期管理以降低菇床的温度为主,促进子实体的发生。一般引灌山泉水或水库水,加大水的流动量,并增加通风量,防止高温烧菌筒。    ⑷后期管理。这期间为8月下旬-9月底,气温有所下降,菌筒已经前期、中期出菇的营养消耗,菌丝不如前期生长那么旺盛,因此这阶段的菌筒管理主要是注意防止烂筒和烂菇。    7、采收。根据国际市场需求,保鲜覆土香菇的采收标准通常高于脱水菇,一般要求香菇5分开左右,菌幕尚未完全破裂时采摘,并尽量保存菌盖上的鳞,以免菌盖上有擦伤痕迹,装菇时要防止木屑或其他杂物降落在菌褶部位,须保持鲜菇外观的清洁。          (记者 不详)

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香菇地栽的主要生产技术]相关新闻
 
按分类浏览
市场行情 (108) 成功案例 (84)
苗木新闻 (83956) 栽培养护 (33394)
病虫防治 (15069) 企业报道 (11291)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热门品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