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2014年惠民苗博会参观后分析,从惠民县城到皂户李镇苗博会,一路走来,见到的是一片片的树林及开春后正在抽水浇地的苗农们。一排排白蜡或者国槐现在看起来很是疏落,也正是这种反差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苗博会的火热。
参展商大打“宣传战”
苗博会门口两旁的街道,一块块牌子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排出好远,上面多是用毛笔写着“*速生白蜡、速生国槐”等字样。在门口,一群人看你远远过来就将名片、宣传册塞你手里,当然还不忘说句“谢谢”。除此之外,一个热情的问候也适时地出现在手机上,“惠民XX苗木销售北美海棠、西府海棠、绚丽海棠等各类苗木。电话XXXXXXXXXXX。”感受着这种热情,记者跟着拥挤的人群来到展区内。
空着手进来,提一摞出去,相信这是参加苗博会后每个人的体会。每走过一个展区,参展商都会给塞上份自己的宣传材料“意思意思”,有的是一个手提袋,里面放上材料;有的是一个宣传册,印刷精美,左上角还别着名片;有的则是三五份的A4白纸打印,上面印上各种情况介绍。当然,还有许多“游动的通讯兵”,迎面碰到,问候一声“哎,你好”,然后递来一份宣传材料。到*后,一手提袋都快被塞满了,记者掂了掂,大约得有五六斤沉,放眼望去,人人皆如此。
“苗博会来的人多,宣传出去自己,方便以后合作。”来自无棣县和圣苗木的参展商王挺科这样说。在人群中他边散发宣传册,边向记者介绍情况。本身他就经营苗木基地,这次也有一个展区,他和展区其他人都出来散发材料了。原来,这些“游动的通讯兵”都是有“据点”的。而且,王挺科还到别的展区去,给别人一份他的材料,然后拿一份别人的。用王挺科的话说,参展商之间也要互相交流。
参展商和采购商“叫板”
参展商展出一些不同的苗木品种或者培育技术,总能受到采购商的关注。在滨州汇丰园林苗木的展区处,客商和参展商“叫上了板”。“你这个速生红花国槐是不是真的,这么一小把就这么贵!”来自莱芜的采购商陈秋问。“你说这个,这上面不是有地址吗?你找到家都行!”参展商仇洪博争辩道。
“俺是看上了这种苗子!”经过询问才得知,陈秋是看上了“速生红花国槐”这个品种,想着能够引进品种。但是看到一把小苗就要100块钱,而普通的小苗根本不值钱,双方差距太大。他实在摸不准情况,就和仇洪博计较上了。不过陈秋是真有心思,他要来了联系方式,准备之后买入品种试种一下。
省外展商展区显著增加
一个个看过来,除了“惠民县兵圣苗木合作社”、“山东省惠众苗木基地”、“滨州市园林”等这些打眼一瞅就知道是本地展商之外,也有像“苏北诚信竹苗”、“上海杉一植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省外*。
在苗博会开幕之前,记者采访了惠民县林业局局长李铁锋,对于第三届苗博会的展区情况有了一个了解。李铁峰说,前两届参会人数累计突破10万。今年苗博会的亮点在于“市场化运作,政府引导”。就像李铁锋所说的,之前两届是政府投资,而且参展商大部分都是本市、本省的居多,“就像自娱自乐一样”。也正因为如此,这届他们全面开始商业化和市场化运作,政府联手深圳亚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三农网,突破山东区域限制,面向全国招展,进一步提升展会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去年仅10家省外展商,今年通过宣传吸引了70多家。特装展区,也从去年的10家增加到今年的30家,实力显著增强。同时,邀请与会专家10人,采取台上、台下互动交流形式,群众提问题,专家进行解答。